中新網1月3日電 據美國《僑報》報道,“待遇不是特別好,工作也不是自己真正想做的,就決定回去”,2013年10月,畢業2個月後,在美國未找到合適工作的賈力選擇回到中國。
  賈力是德克薩斯州一所理工科院校研究生畢業的中國留學生,如今,像他這樣,因為外國的就業形勢嚴峻、簽證政策收緊而畢業回到中國的人越來越多。中國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的研究表明,中國正從“智力流失期”向“智力迴流期”過渡,未來5年,中國將迎來歸國人數大於出國人數的歷史拐點。
  2013年11月,中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南方國際人才研究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北京聯合發佈《中國海歸發展報告(2013)》國際人才藍皮書。報告稱,2012年,有27.29萬名中國留學生回國,而在1978年到2006年的29年間,中國留學生累計回國人數僅為27.5萬人。2012年一年,歸國人數相當於之前29年的總和。對於這一現象,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形象地稱為“有史以來最大的回國潮”。
  該報告的主要編著者、中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輝耀曾指出,21世紀以來,相較於歐美地區的經濟低迷,中國國內經濟一直保持穩定增長態勢。快速增長的中國經濟需要大量的管理類、技術類人才和創新人才,這為海外人才回國發展提供了機遇。
  簽證收緊,莫把他鄉作故鄉
  “我當時其實沒有什麼選擇,去讀書的那年,英國取消了PSW簽證,想留下來工作,難度太大,基本沒有可能,只能回國。”曾在英國讀書的中國留學生陳思伊說。
  2011年10月本科畢業後,陳思伊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攻讀英語口譯專業碩士。同年4月起,英國取消PSW (Post Study Work,即畢業後工作)簽證。在英獲得本科、碩士等文憑的留學生畢業之後,可以擁有2年時間在英找工作的“好日子”終結。
  新政策規定,國際學生需在學生簽證到期前找到符合資質的雇主提供擔保,獲得一份年薪2萬英鎊的技能工作,才能申請TIER2工作簽證,繼續留在英國工作生活。
  陳思伊介紹,所謂“有資質的雇主”其實鳳毛麟角,雇主或者企業基本都是少數知名的國際大企業;能夠申請到簽證留下來的留學生都是英國緊缺的高端人才,集中在法律、高科技研發等特定行業,剛畢業的國際學生競爭力很弱。
  陳思伊所在的翻譯系,中國學生有五六十人,畢業後幾乎都回到中國去,“只聽說有一個同事的同學,在英留學期間跟當地人結了婚,才留了下來。”
  有媒體報道稱,英國政府出台新政的原因,主要是經濟危機後面臨巨大的國民失業壓力,因此減少凈移民數量、控制移民務工成了當務之急。
  而在美國,中國留學生畢業後找工作也不易。
  “在美國找工作很麻煩”,2014年夏天即將從普渡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研究生畢業的中國留學生曹舜讓如是感慨。
  從第一學年暑假(2013年8月),曹舜讓就已經開始了“找工作之戰”。他花了2個月準備面試,每天花8至10小時做編程訓練。從10月份起,又集中一個月投簡歷、電話面試,本部面試。IT公司多集中在美國的東海岸與西海岸,收到面試通知,就得馬上趕過去。“常常周日晚上飛到西海岸,面完再飛到東海岸面另一家,再飛到學校。”
  本部面試一天,從上午9點到下午5點,有4至6輪不同面試官的面試。“lunch interview(午餐面試)也是變相面試;神經高度緊張,對精神和體力都是不小的考驗。”
  經過近半年的努力,曹舜讓剛剛拿到一家知名IT公司軟件工程師的工作機會。他介紹道,金融危機後,美國工作機會整體供小於求。“一些偏技術的行業本國人做得少,外國留學生的工作機會就多些。但涉及海洋、電力、通信等敏感領域,基本都是本國人做,外國人很難進入。”1  學子指看中國,風景這邊獨好?
  “我應該畢業了就會回去工作,不大願意留在德國。”2014年夏天即將從德國畢業的中國留學生劉航說。
  2009年,劉航赴德國留學,現就讀於克勞斯塔爾工業大學,攻讀地質環境工程碩士學位。雖未畢業,劉航已經“鐵了心”回中國,並做了職業規劃,“回國準備找一個土木工程的設計院,邊工作邊學習,過幾年考註冊岩土工程師”。
  劉航覺得,土木行業在德國已經相對飽和,就業不如計算機或者機械這些傳統的優勢行業,“中國還處在大刀闊斧搞建設的時期,就業比較容易”。
  此外,劉航認為,德國不是移民國家,外國人在德工作還是會遇到“玻璃天花板”,“(中國人)基本上只能一輩子做技術研發,想成為管理人員實在太難,而中國會有很好的晉升機會,發展越成熟的國家,也就意味著機會越少。”
  曹舜讓順利留在美國工作,但他已經做好了30歲前回中國的打算。對於此安排,他說:“現在出國不難,但只有30-40%的人可以留下來,中國企業也知道這個規律,很多人是花錢買洋文憑,剛畢業就回國,資格、待遇方面都沒有優勢,所以覺得在美國工作一下比較好。”
  曹舜讓介紹,在計算機領域,美國比中國更先進、更規範,學到的東西多,技術方面比中國領先2-3個產品開發周期。但中國還處於快速發展階段,發展機會很多。像淘寶、百度等大公司發展也很快,相關人才需求很大。
  “回去肯定還得拼一段時間,30歲之前精力也比較旺盛,還能放得下身段,去習慣公司的文化,再遲了很難建立人脈關係,家庭也穩固了,就不太容易回去了。”
  “獨一代”責任,免使高堂賦式微
  《中國海歸發展報告(2013)》國際人才藍皮書的數據顯示,過半數的海外留學生表示,中國的父母希望自己選擇回國。同時,在海外的時間越長,文化歸屬感越強烈。
  曹舜讓覺得,在美國始終是外國人,沒有歸屬感。綠卡的“誘惑”雖在,但限制也多,“原則上換成工作簽就可以申請綠卡,但差不多要等6年才能批下來,且中途不能換公司”。
  歸屬問題也是劉航的一大困擾。“在外國會感覺自己游離於主流社會之外,始終是個外來人,而每次回國就感覺魚兒回到了水裡,那種在社會裡的參與感實在是太美妙了。”
  英國收緊簽證政策,陳思伊畢業後直接回中國。她說,如果簽證允許,她很想在英國積累一兩年的工作經驗,但最終還是會回國。“畢竟父母在國內,女孩子早晚要成家,很多留在英國工作的學姐不少因為家庭、個人問題也選擇回國。”
  劉航說,選擇畢業回中國還有一個很現實的考慮,作為獨生子女,贍養父母是他義不容辭的責任。“不光是金錢上,能與他們見面,給予他們情感上的慰藉確實太重要了。父母在,不遠游,我還是希望做到這一點。”
  “說到底是想獃在自己的祖國,我捨棄不了自己的文化,沒法認同要宣誓為人家效忠。與其給別人建設國家,不如把自己的汗水留在國內。”劉航說。(楊陽)  (原標題:海外就業不景氣 中國將迎來更大規模留學生回國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k13dkyie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