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結束的江蘇省“雙創計劃”引進人才公示,張家港成為最大贏家,共入圍18人,位列全省縣區之首。統計顯示,該市目前已引進領軍型創業創新人才(團隊)229個,自主培育國家“千人計劃”等各級人才88名,他們大多活躍在光伏、鋰電、磁傳感、生物醫葯等新興產業。
  “只有在項目人才引進、企業技術改造、落後產能淘汰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張家港才能進一步推動轉型升級,繼續走在發展的前列。”張家港市委書記姚林榮介紹,爭當蘇南現代化示範區建設排頭兵,張家港實施了經濟實力、創新能力、生態文明、城市功能、民生福祉、社會管理“六大提升行動”。
  “六大提升”,每一個舉措都鮮明指向現代化。
  2個多月前,《張家港市現代化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3-2015)》出台,同時配套實施以精心打造十大製造業基地、十大製造業項目、十大科技載體、十大生態工程等為主要內容的“810”工程,全力推進轉型升級,加速構建以新興產業為先導、先進製造業為主體、現代服務業為支撐、現代農業為基礎的現代產業體系。
  沒有制度建設,轉型升級就是一句空話。張家港決策層認識到,本市傳統產業占比高,必須依靠制度設計持續推動,轉型之路才能走通。張家港人的辦法,是以硬約束倒逼產業結構向調高、調優、調綠轉變。在系列制度的強力作用下,張家港新興產業迅速膨化,推動產業層次向高端攀升。今年2月,張家港保稅港區汽車整車進口口岸投入運營,力爭實現汽車整車年進口10萬輛、出口20萬輛的規模,全面形成高輻射力、高附加值的進口汽車綜合產業鏈;8月,《蘇南現代化建設示範區規劃》重大項目、總投資達360億元的東華能源頁岩氣新材料綜合利用研發生產基地落戶港城,有望3到5年內形成千億級新材料產業基地。同月,國家級再製造產業示範基地開張,集聚了富瑞特裝、西馬克等一批國內外再製造企業,明年有望實現銷售120億元……統計顯示,今年1至9月,張家港實現新興產業產值1404.4億元,同比增長11.8%。到明年,新興產業產值預計突破2800億元,成為工業經濟的先導產業。
  “調整產業結構的過程中,我們正視傳統產業偏重的事實,既求新也固本,尋求新的出路。”張家港代市長朱立凡說,在全力搶拼新興產業的同時,張家港傳統產業也迎來發展“第二春”。8月,總投資30億元的江蘇永鋼集團東沙物流園區項目動工,建成後將形成年吞吐量超億噸、年交易額超600億元規模的大型現代物流園區。而此前,中國民營鋼鐵的龍頭老大沙鋼集團啟動建設玖隆物流園,預計總投入300億元,意在打造一個集現貨交易、倉儲加工、物流配送、信息發佈、電子交易等於一體的現代化鋼鐵產業服務集聚區。張家港冶金“雙子星”齊齊向高端物流環節攀升,成為全市傳統產業提升的生動寫照。
  無論是發展新興產業,還是提升傳統產業,人才是核心支撐力。“如何為轉型發展廣泛集聚人才?首先要捨得投入‘真金白銀’。”張家港市人才辦主任於年中說,市裡已把年度人才開發專項資金由此前的1.5億元提升到1.7億元,主要用於人才引進、培育、服務和激勵。目前,張家港成功爭取中國科協“海智計劃”設立了全國唯一的縣市海智工作基地,並與18家海外華僑華人組織合作,構建覆蓋海外發達地區的招才引智網絡。張家港提出,到2015年,力爭引進和培育100名國家“千人計劃”專家,擁有博士研究生學位的高層次人才達到1000名,持續為現代化建設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放眼張家港,“千人計劃研究院”、鋼鐵物流園、軟件產業園等創新發展載體,拔地而起。姚林榮說,這樣的發展新氣象,來源於一個根本共識: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的是久久為功!
  本報記者 李仲勛 高 坡
  (原標題:張家港以轉型升級確保“走在前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k13dkyie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