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全球、環顧周遭,當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資源環境約束趨緊之時,實現質量更優、效率更高的發展,唯有依靠創新驅動。科技資源全國排名第六位、全國高校院所最密集城市之一的成都,如何用好豐沛的高校、院所及人才資源,著力提高科技成果本地轉化率和產業化速度,探索出具有成都特色的創新驅動發展之路?
  昨日,在“成都十條”正式發佈的百餘天之後,我市首次舉行校院地協同創新座談會,來自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中科院成都分院、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30研究所等在蓉高校院所的“掌門人”,聚首一堂,建言獻策,共謀成都校院地協同創新“一盤棋”的深化之路。
  關鍵詞:成果轉化
  四川大學校長謝和平:
  校地共建轉化基金
  破除“融資貧血症”
  “能在這樣一個政產學研多方對話平臺下,共謀‘科技成果本地轉化’這樣有意義的命題,足見成都謀劃未來發展的戰略前瞻眼光。”四川大學校長謝和平分析,從安家成都的“川大智勝”成功上市,到魏於全院士牽頭的“國家綜合性新藥研究開發技術大平臺”創新藥物研發及產業化等,近5年裡,四川大學與成都地區合作的橫向科研項目數近3000項,項目經費7.89億元。其中,技術開發和技術轉讓項目近1000項,項目經費3.6億元,帶動社會經濟效益近50億元。
  “但不容忽視的是,雖然每年學校與成都本地合作和轉化的項目持續增加,但總量還是不夠大,學校與成都本地合作和轉化的項目,占全校橫向科研項目總經費的比例較小。”謝和平話鋒陡轉。
  “成都高校院所科研資源非常豐沛,然而,在較長一段時間里,科研成果轉化一定程度上出現了‘牆頭開花牆外香’局面,很多技術都放到沿海城市轉化了。”謝和平分析,“成都十條”的發佈,以及今天校院地協同創新座談會機制的啟動,讓越來越多的高校院所科研技術成果多方合力,將選擇留在成都的“牆頭”,實現“牆內轉化”。
  在謝和平看來,科技成果轉化難,其常見的“陣痛”之一是“融資貧血症”,“成都在破解融資難、融資貴的命題上已有很好的嘗試,建議在此基礎上,通過校地共建科技成果轉化基金、大學生創業風險基金等合作模式,促進成都校地合作向‘深水區’改革。”
  就謝和平提出的建議,在座談會上記者瞭解到,我市下一步將計劃探索與共建校院地協同創新資金(基金),加強對高校科研院所的要素保障和資金扶持力度。
  關鍵詞:人才培養
  西南交通大學校長徐飛:
  成都應打造
  全球科技英才聚集目的地
  眼下,西南交通大學已初步構建起科技處、國家大學科技園、科技產業集團“科技—孵化—產業”無縫對接管理模式。
  “作為中國軌道交通事業發展歷程中最為重要、影響最大的一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正在建設軌道交通國家實驗室,這是軌道交通領域唯一、也是西部地區高校唯一的國家實驗室,一大批具有獨立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已經成為‘中國高鐵走出去’的主打品牌。”在西南交通大學校長徐飛眼裡,這些核心技術的始發地來自西南交通大學,也來自成都。
  “所以盛名之下,成都應打造吸引全球科技英才聚集的目的地,國際化優秀人才的聚集,是創新國際化、人才高端化的核心要素。”在徐飛眼裡,科技成果轉化的命題,不僅僅屬於高校、院所和地方,完善豐富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化的縝密體制機制,激活企業作為創新主體的活力,讓成果轉化有明晰的“流向”,這對於區域協同創新體系構建同樣不容小視。
  同樣是轉化命題,成都信息工程學院院長周激流帶來了校地協同創新的最新成果:在與雙流縣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建成都信息工程學院成都研究院和雙流科技產業園之後,成都研究院已孵化了30餘家科技型企業,組建了27個創業孵化團隊。此外,成都信息工程學院與市環保局正計劃通過校地合作的模式,成立“灰霾污染防控研究中心”,通過整合實時大氣污染物監測數據、相關氣象要素數據等,形成科學的灰霾污染預報模式,更為高效、準確地預報我市空氣質量。
  關鍵詞:載體建設
  中電科30所所長李成剛:
  用3~5年在成都
  構建中國“安谷”
  在“成都十條”出台當月,中國電科網絡信息安全子集團(簡稱“網安子集團”)組建籌備工作已在成都悄然推進。而此前,中國電科集團就與成都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建設國家示範網絡信息安全產業園,計劃明年動工,2017年實現一期投入使用。投資超過100億元的產業園,最終將力爭形成千億級網絡信息安全產業集群。
  除30所外,網安子集團還將把中國電科集團旗下33所、9所、29所的相關技術和產品資源,一併整合納入。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30研究所所長李成剛透露,在建設產業園的過程中,還將加強與電子科大、西南交大、川大、信息工程學院等在蓉高校的協同創新合作,“同時,與成都信息安全產業公司聯手,構建信息安全產業集群,用3~5年時間,將成都建設為中國‘安谷’。”
  “在中科院成都分院,光電所、生物所、山地所等8個研究所已成為創新成都的一分子。立足成都,就得服務於成都創新型城市建設,但眼下,我們思考的並不僅僅是8個研究所的院地合作。”在中科院成都分院黨組書記、常務副院長王學定看來,隨著成都“1+2+N”科技政策支撐體系的構建,成都創新驅動政策體系已在國內城市中具有極強競爭力,“我們思考的問題是,如何整合中國科學院104個研究所的科技創新資源,與成都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對接,在多領域形成立體、可持續合作。”
  動作
  電子科大成果轉化與產業技術中心明年投運
  力破科技成果轉化“牆頭開花牆外香”,四川大學校長謝和平透露,市科技局與華西醫院西部醫葯技術轉移中心共同設立的“轉化醫學創新基金”,目前已支持兩批共計48個項目;同時,支持川大建設生物治療2011協同創新中心,匹配專項經費200萬元,加快推進新藥本地轉化與校企聯合人才培養。“近段時間,我們正在推進修訂學校科技成果轉化管理辦法,設立重大科技成果轉化獎。”
  對於校院地協同創新的命題,電子科技大學黨委書記王志強不可謂不熟悉。“以‘研究院+產業園’模式,電子科技大學與雙流縣共建了科技成果轉化載體平臺。”在該平臺下,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的項目已達數十個。“接下來,我們還將新組建電子科技大學成果轉化與產業技術中心,計劃2015年掛牌運營,獨立法人註冊、企業化運營,主攻方向定位於電子信息科技成果轉化。”
  四川省農科院黨委書記宋全安介紹說,省農科院與成都在院地合作項目上已有多次嘗試,比如與金堂合作建羊肚菌、臍橙種植基地,在崇州共建水產養殖基地等。
  延伸
  我市今年預計高新技術產業產值超6500億元
  記者昨日獲悉,我市今年預計高新技術產業產值超6500億元、增加值超1500億元,增長均超過20%。此外,科研及技術服務業產值將突破300億元,同比增長10%以上,預計全市專利申請量將突破6萬件,發明專利申請量、授權量及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均保持20%以上的增幅。
  據悉,為推動科技創新“161”總體部署以及“六大工程”落地實施,今年,我市從創新鏈條不同環節、不同主體對資源配置的差異化需求出發,圍繞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和創新管理三個重點方向,統籌協調、集成使用全市資源和力量,“1+2+N”的科技政策支撐體系已基本形成。
  平臺建設
  力促技術到產品“跳級”
  眼下,我市正在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六大工程”,作為“六大工程”重要工程的“校院地協同創新工程”,將通過搭建對接平臺、出台專項政策、打造科技載體等“三向著力”的方式,力促科技成果完成從技術到產品的“跳級”。
  在搭建對接平臺方面,我市將搭建“校院地協同創新平臺”,建立校院地協同創新座談會機制。此外,還搭建“成果轉化中介服務平臺”,依托成都“科創通”服務平臺,實現企業和高校院所資源的“兩個聚集”,打通技術轉移轉化“最後一公里”。
  同時,我市在國內率先成立註冊資本10億元的成都技術轉移集團,推動成果本地轉化。此外,我市已搭建“產學研合作平臺”,支持企業聯合高校院所共建產學研聯合實驗室79個、產業技術創新聯盟21個,推動產學研緊密結合。
  “成都十條”
  打通成果轉化關鍵環節
  記者瞭解到,在制定專項政策方面,我市已出台以“成都十條”為核心的系列政策措施,以政策杠桿激勵校院地協同創新。比如,在打通成果轉化關鍵環節方面,“成都十條”著力破除高校科技成果處置權和收益分配權固有“枷鎖”,核心是讓發明創造者獲得應有報酬,極大激勵了高校院所科技人才面向市場的創新創業活力;在激勵成果轉化方面,“成都十條”規定,對高校院所成果成功向在蓉企業轉化實施的,可按實際發生的技術交易額的3%給予高校研發團隊每個項目最高100萬元補貼,按3%給予企業年度最高200萬元補貼,按2%給予中介機構年度最高200萬元獎勵,著力激發成果轉移轉化鏈條上各主體的積極性。  (原標題:在蓉高校院所“掌門人”共謀創新驅動“成都路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k13dkyie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